引进来 培育立体合作大平台(转载)

发布时间:2024-05-22 点击:56
据《云南日报》报道
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舒畅的社会环境、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大兴敬商重商之风。
做好服务支持贸易发展
核心速读
通道建设和产业发展应该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地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提升外贸水平
【场景】 在磨憨海关,拉满货物的卡车不再像往常“扎堆”通过。“这叫‘多点报关、口岸验放’,这样不浪费时间,不容易出错。”刚通过货物验收的李师傅对通关流程很满意。磨憨海关进出口货物的逐年增多只是我省外贸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据海关统计,我省今年1至10月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32.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133.7亿美元的水平,今年贸易额超过去年已成定局。
【观点】 “虽然我省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出口商品正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转变,贸易结构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但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与我省大开放的定位还不相适应。”来自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王长勇代表从公司进出口商品结构谈对外贸易变化。
“地处大通道,应该形成大贸易格局。”来自云南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周少方代表期盼着我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有一个大的跨越,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他认为,通道建设和产业发展应该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地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提升外贸水平。云南应利用广西北部湾成熟的通道,出口化工、重工业产品,实现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对接;利用腾冲、瑞丽、河口、磨憨等一批边境口岸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出口农副商品、轻工业产品,实施服务贸易。
“金融业将在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信贷投放,在对外贸易产业发展中开展金融扶持,在货币结算中实施金融创新,用‘三位一体’的贴身服务支持云南对外贸易发展。”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的周振海代表就金融支持对外贸易谈了他的看法。周振海表示,云南各金融机构将在国家宏观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为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重点扶持云南特色产业,针对现代生物、化工、医药等新兴产业制定金融扶持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拓展更加有利于对外贸易的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
清除障碍推进跨境合作
核心速读
突破现有的机制体制障碍势在必行,真正实现人不分东西、货不分南北
【场景】 “河口的天气,越南街的名气,果然名不虚传。既可以感受异国的人文风情,又能品尝颇具越南特色的风味饮食及各种可口小吃。”回到昆明的尹梅,对在河口的经历和见闻回味无穷,她还为朋友们带回了许多越南特产。
【观点】 “在开放中不断加强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河口在探索。”刀剑代表说,口岸通关速度快不快,直接影响旅客的出行率,也关系到口岸形象。2008年,触屏式通关信息查询系统在河口口岸联检中心正式启用,这一查询系统开启了我省边境口岸管理新模式。河口在云南边境口岸中率先启用了自助通关系统,也就是刷卡通关,通关时,旅客只需“刷卡开门、进入通道、进行指纹和面相识别、开门离开通道”4个简单的流程,即可通过系统实现自助查验通关,整个过程只需5至8秒。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突破现有的机制体制障碍势在必行,真正实现人不分东西,货不分南北。”刀剑认为,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是加快沿边开放步伐的重要举措。同时,他建议,出入境管理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刀剑介绍,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合作建立“中越红河商贸城”,第二阶段是中越合作建立“中国红河—越南老街经济合作区”,第三阶段是依托昆、河、海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中国红河—越南老街经济合作区”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河口北山已规划了2.85平方公里的北山片区,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项目区内投资3亿元的“进出口查验货场”一期工程已完工;投资2.6亿元的“中国—东盟河口国际贸易中心”主体工程已投入使用。
优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核心速读
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对外开放的“硬环境”,这个“硬环境”的实质是构建一个面向西南开放、相互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场景】 “如今接到的订单稳步上升,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行,明年我们准备再引进一条生产线。”外贸企业瑞森公司的负责人张鑫说。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云南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0.8%,多项指标提前两个月超越去年全年实绩。
【观点】 “以开放为本,开放作为最大任务,桥头堡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开放,而且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开放。”童志云代表认为,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让云南从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前沿,这是云南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用好用足国家给予云南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营造开放的大环境非常重要。但如果各项措施不配套,审批起来太麻烦,绿色通道不通畅,开放就无从提升。”熊清华代表提意见也提建议:“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对外开放的‘硬环境’,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支撑,这个‘硬环境’的实质是构建一个面向西南开放、相互连接的主体交通网络。”
目前,云南正在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一体,水陆空并行、与东盟对接的云南现代交通运输大通道已经初步形成。提升开放水平的另一个更重要“硬实力”是产业基地建设。熊清华提出:“要以构建大基地的气魄,抓好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河口、磨憨、瑞丽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以及保税区建设和口岸建设。此外,加快大窗口、大平台建设,继续提升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已有平台和窗口的影响力,宣传好云南,推介好云南。”
简化手续保障通关便利
核心速读
推进通关便利化、主动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动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口岸科学发展
【场景】 “现在通关时间更短了,手续办理更方便了,盖章程序简化了很多。”常年往返于口岸之间的货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明显感觉到通过河口口岸的车辆大大增加了。
【观点】 “推进通关便利化、主动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动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口岸科学发展。”张金城代表认为,海关应主动加大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融合;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国企业协调解决境外通关和国外企业在中国境内通关遇到的问题,全力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客货便利化运输进程。
2010年,海关总署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署省合作备忘录》,多措并举提速云南通关。昆明海关实施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已覆盖广东、上海、广西、陕西、重庆、贵州6省区市的12个口岸。云南企业的货物在进出口通关环节充分享受“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利。
“明显感觉到云南通关的政务环境越来越好,通关效率越来越高,大大方便了人员出入境,这将直接助推云南企业‘走出去’步伐。”徐盛鹏代表说,去年,我省口岸运行各项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特别是进出口额、进出口货运量和出入境交通工具3项指标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各口岸进出口的货值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9%。如今,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随附单证齐全有效的情况下,海关20分钟内完成审单,20分钟内完成征税,20分钟内派员查验。随着云南第一条自助通关系统在河口口岸新联检楼配套建成,个人首次通关只需两分钟,在办理登记备案后,后续通关只需刷卡和印证指纹,45秒就可快速通关,大大提高了口岸的通关效率。


专家坐镇12360热线 详解“通关作业无纸化”疑问
杭州海关长假通关不打烊
厦门海关首次查获新能源类固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解读
南京海关查获旅客违规携带虎头骨
通关提速助力进口食品“快进”粤东“菜篮子”
出境游火爆 广州海关春节日均监管旅客6.7万人次
天津海关“一事一议”模式助力本年度海上原油首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