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0月15日,黄埔海关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及促进区域整合优化措施已超过8项。
黄埔海关已启动的8项创新监管制度分别是:“境内外维修”、“智能化卡口验放”、“跨境电子商务”、“简化区域与口岸间保税货物结转”、“委内加工”、“区内自行运输”以及“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和“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包括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以及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在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均在试点范围内。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将对促外贸、稳增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助益。
以“区内自行运输”制度为例。在广州保税区及广州保税物流园区,按照以往做法,区内企业必须使用海关监管车辆在保税区及园区间按照指定路线运输货物,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影响了海关通关效率。在开展“区内自行运输”创新监管制度后,海关允许区内企业使用非海关监管车辆,在保税区及保税物流园区之间自行运输货物,这无疑将大大便利企业物流,降低成本。不止于此,下一步黄埔海关将继续扩大试点,将该制度的复制推广范围扩大至不同特殊监管区域以及东莞保税物流中心之间,实现全范围、立体化的“区内自行运输”。
再以“境内外维修”制度为例。在该制度框架下,黄埔海关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海关保税监管模式,以“全球维修、全额保税、据实核销”为监管原则,允许加工贸易企业对自产产品、本集团生产产品乃至全球同行业相关产品开展检测维修业务,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高端发展,赢得“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广大市场。目前,海瑞克(广州)隧道设备有限公司进口盾构机部件维修业务已在保税区正式启动,该公司于今年下半年顺利完成首批价值184.4万美元的境外检测维修货物进口报关手续,为黄埔海关监管的第一单大额度检测维修业务,使黄埔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检测维修业务有了突破性进展。
据黄埔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副处长吴丽明介绍,除了上述已启动复制推广的8项创新监管制度外,黄埔海关还将在年内陆续启动“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以及“保税展示交易”等三项创新监管制度。在复制推广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的创新之处,更要符合黄埔海关所在泛珠三角经济带的特殊发展环境,在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上,坚持“简化、提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核心原则,稳定外贸增长,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力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杨玚/文)
厦门海沧跃居全国最大石材进口口岸西安海关举行关区AA类企业授牌仪式欧洲二手设备进口报关流程一般包括哪些步骤?稳市场 保订单 扩出口——兰州海关支持甘肃省外贸保稳提质连云港海关保障江苏首批空海联运快件顺利通关“面对面”为企业解决困难青岛原木进口清关流程_木材进口报关资料青岛海关查获八万多件假冒空气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