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不利影响,深圳海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稳投资、保基本民生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措并举持续释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红利,维护地方外贸经济发展稳定。今年前5月,已为企业减免税款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其中,受惠排名靠前的行业主要涉及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科技创新及高等教育和农林牧渔业等民生产业。
疫情期间,为方便企业申办减免税手续,深圳海关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多次开展减免税政策宣讲活动,并对外公布海关业务咨询热线,设置专人专岗实行“一对一”政策解答,通过远程视频开展重大项目现场调研,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今年以来,该关已受理审核重大项目4个,拉动投资总额达410亿元。
为解决tcl华星光电更名期间减免税货物通关问题,该关为企业量身定制集团财务担保试点便利措施,保函办理时间较银行保函压缩近九成,为企业释放资金4300万元,帮助其过渡期内400余批次减免税货物顺利进口。积极探索对接企业sap系统实现部分减免税业务自动申报等,叠加全程无纸化办理,实现企业减免税业务100%网上作业。今年前5月,tcl华星光电共减免税进口商品货值34.7亿元,减免税款1.1亿元,担保金额4.25亿元。
同时,深圳海关着力推动深圳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等三校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列入教育部免税资格名单,今年以来,上述四所高校已减免税进口科研设备货值5069万元,减免税款680万元。该关还优化推广关区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流动监管模式,在确保科研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移动和携带实现关区范围内免税科研设备的流动使用,进一步扩大了科研设备的使用范围,提高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便利科研机构开展学术研究与技术研发。
截至目前,这些措施已惠及南方科技大学等12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涉及免税科研设备货值6066万元。相关措施被深圳市列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9年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海关总署将其备案列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
同时,深圳海关不断优化粮食作物、种子种源与远洋渔业减免税办理流程,实现海关业务“零延时”办理,确保免税民生物资快速通关,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截至5月底,深圳关区共进口民生减免税物资货值3.97亿元,减免税款4673万元。(郝锐/文)
大连海关截获“子弹”等盗版光碟300余张湛江海关助水产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汇总征税”满周年 宁波外贸企业受益柬埔寨整柜|散货双清到门物流询价要素通关便利 助力湛江市2017年水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0.8%宁波海关截获千余假冒眼镜海关高效通关助力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纾难解困,济南海关助力辖区鲜梨出口货值实现“三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