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北新闻网”报道初冬,6点多钟,晨光中的沈城刚刚苏醒,但沈阳桃仙机场海关的关员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停机坪不远处的海关国际货运监管仓库,两名关员正对即将发往日本、韩国的鲜活类产品进行验放;报关大厅里,一摞摞报关单正在分拣、审单等岗位快速流转,“低风险单证”一键放行……据统计,自今年7月全面实行风险管理、分类通关以来,机场海关作业时间平均仅为0.43小时,比以前减少了1.63小时……
“虽然我们是8点半上班,但国际航班随时落地,我们必须随时在岗,不管白天还是黑天。”查验科副科长刘伟厚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向记者介绍,“机场海关工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坐在办公室里填张表、打个电话就行了,为了方便企业,我们甚至要到车间厂房里现场验关。”
沈阳工业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企业众多,一些工业设备、零部件常常超长、超重,给海关现场开拆查验带来麻烦。“这样的货物通常走海运,如果选择空运,就是急用件。”机场海关关长王晓伟算了一笔账,“我们加班几个小时,就能帮助企业避免成百上千万的经济损失,甚至能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不久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连续从瑞典进口了三批零部件,用于生产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因为合同工期迫近,企业不得不采用‘货包机’等方式进口零部件。”刘伟厚说,“这三批货物一共9件,重量达14.5吨,总价值73.8万美元,其中一件货物体积都赶上我们这间办公室大了。如果在海关拆验,势必要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和交货工期。”
上门验放!海关关员从桃仙机场到工厂车间全程监管这批特殊的货物,在最短时间内办结了验放手续。亲身体会了海关办事效率和服务理念之后,企业负责人由衷地感叹:“你们真是帮了大忙!如果合同违约,经济损失事小,企业的信誉品牌事大!”
更鲜为人知的是,在备受瞩目的沈阳地铁建设过程中,海关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地铁工程需要的一些设备和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货物空运到北京等地后,再用卡车运到沈阳机场,并在沈阳办理通关手续。“这种空陆无缝中转的运输方式被称作‘卡车航班’。”王晓伟告诉记者,“海关对以‘卡车航班’形式运输的地铁工程设备提供专项便利服务,在地铁施工现场实物验放,确保了地铁工程设备24小时零等候通关。”
前4个月进出口9.07万亿元 4月份出口增长8.2%菏泽海关缩短通关时间助力农产品出口(转载)浙江丝绸文物首次赴英参展 海关上门验放宁波海关为智能制造业提供高效服务大桥口岸出口边境合规时间较去年同期压缩近30%苏州海关系统打造品牌 拿下3个“国字号”与海关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胡玉敏在宁波海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