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出境加工业务后,每年企业能节省资金3000万元,杭州海关给我们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7月19日,得知又一批在境外加工完成的光纤预制棒顺利通关返境,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顾宏峰说。
顾宏峰所说的“出境加工业务”,指的是海关总署推出的一项新的加工贸易业务。与传统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不同的是,“出境加工”恰恰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是我国境内企业因生产所需,将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提供给境外生产企业,借助境外劳动力开展加工或装配后,再将制成品复运进境。在出境加工贸易中,原材料出口时可凭担保暂免征税,待制成品进口时,海关仅对境外增值部分征税,降低企业税负。
作为杭州海关关区第一家开展出境加工业务的企业,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从事光通讯产品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核心产品就是光纤预制棒。“我们掌握着光纤预制棒生产的核心技术,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企业成熟掌握装配预制棒与套管的熔融技术。”顾宏峰说,“所以我们设想在国内生产芯棒,然后外发到美国,加工成光纤预制棒成品,再进口到国内。”
顾宏峰设想的这种生产流程,按照传统的通关模式,不管是将芯棒出口到美国,还是将光纤预制棒成品进口到国内,都只能采取一般贸易方式。杭州海关的服务小队在一次下厂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企业的情况展开了全面分析,发现富通通信这种生产模式是最典型的订单销售“两头在内”、生产环节“中间在外”的情况,建议企业开展总署新推出的“出境加工”。为帮助富通更好更快地了解出境加工政策要求和监管模式,杭州海关成立由企业管理、加工贸易和通关部门专家组成的帮扶小组,多次上门政策宣讲,详细讲解出境加工、企业信用管理等相关政策法规,全程指导企业办理出境加工贸易手册。自6月初启动这项业务以来,已有货值502.2万元的光纤预制棒通过这种新型贸易方式在国外加工后返回国内。
“不管是企业资信等级,还是生产流程,富通都非常适合开展出境加工。我们也希望通过富通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了解‘出境加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杭州海关驻富阳办事处加工贸易监管科科长朱轶说。(吴卉灵/文)
打造外贸经济增长新“引擎” 辽宁首票出境加工货物顺利通关来自海关的迎新年服务粤满欧班列运行满三月 开拓国际贸易新通道深圳海关“绿蕾4”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今年前4个月上海关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8倍青岛海关优化税收征管方式 税单电子支付比例居全国首位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大力推行智慧稽核查做企业复工复产的“贴心人”湛江海关全力支持中科炼化首批进口设备快速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