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6.5万吨巴西进口大豆正在码头卸载,南京海关所属连云港海关驻港区办事处监管一科办公室内,海关关员正在实时监控该批大豆的卸载情况。
“我们和技术部门共同设计研发了大宗散装粮食料斗秤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卸载的数据会实时反馈,并体现在电子屏幕上。”连云港海关驻港区办事处监管一科科长刘进涛介绍,“这个系统可以将重量检验监管融入卸船过程中,货物在‘无感’监管下快速通关。”
为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保障大宗商品快速通关,连云港海关积极强化监管方法和技术手段创新,探索推行“无感化”检验监管模式,通过开发应用各类网络化、智能化设施平台,将现场检验监管流程融入货物装卸、储运过程中,实现现场监管与货物流转同步进行,在有效压缩货物滞港时间的同时提升了企业通关体验。
通过智能闸口平台,货物在通闸的同时即可完成重量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和智能处理,卸船、提箱、称重、研判、放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目前连云港口岸已经实现了90%以上用集装箱装运的大宗矿产品重量检验“无感化”。通过无人机、智能船和码头视频监控系统,海关对货物抵港、装卸、储运及检验流程可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检验流程的快速实施和监管现场的最小人工干预,有效提升检验监管质量和效率,继而推动大宗商品港内流转过程监管的“无感化”。
据统计,今年1至4月,累计有98万余吨进口大宗商品在连云港口岸实现“无感通关”。(王洋/文)
大连海关连续查获国家管制精神药品普通瓷器被海快扣_日本瓷器进口清关汕头海关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动力海关舱单的作用是什么?更快更省更便捷——烟台海关助力高级认证企业享惠政策便利“厂外设仓”为企业仓储物流扩容增量海关给力 浙江铁路专列货物直通出口中亚上海海关严打毒品走私 一年缴获毒品124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