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海关对某机械公司进行稽查,发现该公司向海关申报的德国产的塑胶粒子,申报商品编码为3908.9090.00(其他初级形状聚酰胺,关税率10%,无反倾销税)。而实际货物为聚酰胺-6切片,商品编码3908.1012.00(对欧盟原产货物需要征收反倾销税)该公司由于漏税而被海关处罚,经查违规原因是因为进口时无原厂发票,发票资料不够详细,报关员缺乏归类知识,凭自己的理解选择申报相关商品编码。
如果遇上第一次进口的货物,资料又不齐全,该怎么归类呢?最省事也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常识去猜想选择一个商品编码,希望能蒙对。但结果往往是错的。
最好的做法是要提供资料的部门补齐资料,并提供实物相片,这样更有助于正确判断商品编码。特别是与涉证,涉税的货物,更需要谨慎判断商品编码。如果公司有建立商品编码判断的体制,就可以确保通关部门取得完整正确的货物情报。
如果上述两种做法都不想干的,也应该在进口放行后迈开腿,到车间看看货物,确认与申报的内容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判断是否向海关提出主动披露。
总而言之,商品编码不是高考这样的一锤子买卖,不能期待自己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海关滞报金是如何征收?海关扣货的原因?海关新一代查验系统上线!进口清关关键要看这四点!大连海关退运洋垃圾3895.6吨黄埔海关查获侵权进口摩托车配件6200个青岛机场海关2019年查获濒危物种制品千件海关4月新调:个别减免税货物征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