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上由于料件不足而导致生产停滞的情况,因此也可能使用保税料件替换国产料件。如果企业有集中内销补税的资质,就可以随时将保税料件用于内销产品的生产。按海关规定,集中内销补税可以每季度一次集中申报,在不超过手册核销期或账册核销周期的前提下,在季度结束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内销补税手续。虽然简单,但企业如果没有保税料件的管理制度,就很容易出现违规的情况。
通关部门知道保税料件要及时办理内销手续,而生产部门根本就没有什么保税和非保税的概念,在生产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使用保税料件替换国产料件,没有相关记录,部门间更没有沟通联络,这样就造成了擅自内销,擅自挪用保税料件的违规行为。
安徽海关对某外资公司2020年-2022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稽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保税料件进行中介核查,发现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料件不足,生产急需,多次使用保税料件代替国产料件,并且没有在每季度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海关申请内销。企业自述是由于报关人员变动,业务交接失误,所以造成没有按时内销补税。
上述案例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很多企业将报关业务交给报关员之后就不管不问了,只要保证正常进出口就可以了。报关业务是否会出问题,全凭报关员的责任感和运气。想象一下,一个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只有一个人知道,没有书面制度,没有监督管理,当发生人员变动,业务变动,政策变动等客观环境的变化时,出问题的概率在50%左右。
进出口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通关制度,包括业务方法,教育,报告联络,内审等方面。例如在人员变动时需要交接什么内容,由谁来确认交接的结果,这些都要在制度中得到体现。
深圳盐田至台湾整柜出口海运船期报价集装箱码头空箱操作流程(一)提单作为承运人接管货物收据时应把握的环节海关监管货物怎么分类进口榴莲商品归类与规范申报要求进口机床报关有哪些?上海代理进口优势羽绒套枕香港进口报关代理单据拒付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