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正规货物的包装外衣,实际却是塑料洋垃圾。近日,深圳海关在深圳盐田港口岸查获一宗进口伪报固体废弃物案件,涉案垃圾总量约19.9吨,装满了一整个40尺集装箱。
外国“洋垃圾”伪装成正规货物
近期,某企业从大鹏海关申报进口品名为“其他初级形状的再生聚丙烯颗粒”的货物一批。这张看似正常的报关单却引起了海关风险部门的注意。该批货物起运国为比利时,属于欧美发达国家,其备注为“赠送试模用品”。根据海关风险部门判断,可能存在不法分子故意伪报货物进口的可能。这时,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对这批货发来了线索提醒。经该关风险部门综合判断后,随即下达了布控指令。按照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三个一”合作框架,邀约检验检疫局对货物进行联合查验。
5月13日,关检双方查验员按照指令实地验核货物,打开柜门后,发现外包装确实像以往见过的正规进口塑料颗粒包装。但打开包装后,发现内藏的货物却是由黑白红黄等多种颜色的片状和颗粒状塑料混合组成,所见的货物呈破碎后的不规则形状,不像是聚丙烯颗粒。关检双方查验员当即怀疑所查的货柜不是正规进口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固体废弃物。关检双方于是按照各自职权范围迅速跟进处理。
废弃塑料加工污染环境且危害大
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涉案货物样品快速检测后初步认定:实际货物为废塑料。海关随即将查验作业升级为彻底查验,彻查完成后,发现货柜内所有货物均和开柜时所见的货物一致,一个40尺集装箱整柜全部都是“洋垃圾”。经检测,接近但未达到20吨,尚不够入刑标准。海关相关人士分析,不法分子可能非常清楚法律规则与标准,故意将固体废弃物按照接近20吨的重量装柜瞒报偷运入境。
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人介绍,废塑料在生产利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废渣,因此被列入限制进口目录,企业只有获得国家环保部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口。但受利益驱使,常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将国外没有经环保无害化处理的垃圾以伪报、夹藏等手法偷运进国内,再加工成翻新衣物、一次性茶杯和塑料饭盒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商品,这对于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走私进口废塑料等固体废物将严重扰乱国家管理秩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关检合作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2013年海关、检验检疫局开始试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2014年开始全面推广。今年以来,大鹏海关与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继续深入推进关检“三个一”合作,完善联系机制,紧密协作配合,互通信息线索,将固体废物等洋垃圾作为监管和打击走私的重点,强化现场监管第一防线,切实打击走私违法活动,把好国门,守护民众健康与环境安全。此案为大鹏海关、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三个一”合作以来查获的一宗典型“洋垃圾”案件。
目前,大鹏海关已根据盐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结论将该案移送大鹏海关缉私分局立案侦查,待缉私部门处理完毕后,涉案货物将被转运到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
(张弓/文)
好消息!我国首次实现海运24小时随时报关通关青岛即墨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启用海运出口成本计算方法(二)“粤港跨境直通快线”正式开通 “东莞智造”驶入出口快车道上海海关为援助物资架起“空中快速通道”春节将至 海关提醒进出境携带物品要注意 郑州海关助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快消时尚品牌亚太集散中心深化研究 减负赋能——香洲海关多维度发力助推外贸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