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关进口货物通关将进入“读秒”时代

发布时间:2024-02-28 点击:84
5月30日,厦门海关在隶属的东渡海关启动了进口分类通关改革试点,进口货物单证作业速度从原来的约30分钟缩短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东渡海关成为厦门市首个启动进口分类通关改革的海运口岸现场。
此前,厦门海关已在该关区的厦门高崎机场海关、漳州海关和泉州海关推广了进口分类通关改革。厦门关区进口货物通关有望进入读秒时代。
分类通关改革是全国海关建设大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守法状况好的企业的低风险货物给予快速放行,对海关评估为高风险的企业和货物进行重点审核,有针对性地加强查验,从而提高整体通关效率,体现守法便利原则。
据了解,厦门海关已于2009年10月完成了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在全关区的推广,进口分类通关改革则于2010年8月在厦门高崎机场海关成功试点。据统计,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厦门关区纳入出口分类通关改革的报关单共157.04万票,其中被判定为“低风险”而予以快速通关的报关单占了75.89%。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进口分类通关试点现场厦门高崎机场海关纳入进口分类通关改革的报关单共8.95万票,75.7%的报关单予以快速通关,达到了“优化监管质量、提高通关效率、整合资源配置、缓解关员压力”的预期目标。
厦门海关的分类通关改革工作也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批示称“厦门海关重视通关效率和服务的工作举措很有成效”,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表示“厦门海关积极推进分类通关改革,体现了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的创新,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风险,而且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成效明显”。(林琍)


千余件侵权“奢侈品”蒙混过关被截获
保税监管新模式助广州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
“大爱无声”传递海关真情
大连海关精准扶贫铸就“草莓第一村”
汕头海关举办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政策宣讲会
三方联网平台启用 足不出户可办加工贸易
青岛海关创新服务 农副产品出口无“淡季”
上海海关查获两名旅客超量携带453台iphon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