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改传统逐票计税为集中汇总征税,一年来47家试点企业税款总担保额度超过120亿元,办理集中汇总征税税单2.7万笔。
2013年10月起,海关总署开展集中汇总征税改革试点,试点企业在提供有效担保前提下,可先行提取货物,在规定的纳税周期内,已放行货物事后向海关办理集中缴付税款手续,这标志着口岸逐票即时征税模式被打破。
企业办理通关手续时,凭税款担保即可先行提取货物,无需在货物进口当时逐票缴税后再办理放行手续,缩短了货物在港时间,进口货物从申报到实物放行时间大幅缩短。据企业反映,低风险货物从申报到货物放行的时间由传统的2小时左右缩短至10分钟,企业采取汇总征税模式申报进口可实现当日申报当日放行。汇总征税每月集中缴纳一次税款,缴税频率大为降低,许多企业因此取消内设缴税专岗,减少人力财力支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表示,通过银行提供税款担保降低税收征管风险,在提供通关便利的同时也保证了税收安全。
他说,下一步,将围绕进一步优化系统,在总结分析一期经验的基础上,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组织研究集中汇总征税二期项目开发,完善功能提高系统容量,同时配套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改革工作,研究天津海关关区汽车企业的汇总征税改革,让更多企业享受汇总征税业务的成果。
青岛海关签发全国首份基于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的原产地预裁定宁波海关积极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海关助力农资通关电子化“国门之盾”阻截走私木炭“暗渡陈仓”湛江海关政策上门助解难 稳定外贸促发展海关总署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 专项行动第二轮集中打击海关启动“龙腾行动2021”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老港海关查获国际船员违规携带珍稀动物制品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