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关“海鹰行动”查获案件38起案值近3亿元
同种商品在申报上的细小差别往往可直接影响到是否可获得国家出口退税,个别企业就试图利用这一点和海关“打马虎眼”,妄图骗取退税、侵占国家利益,但却在“火眼金睛”的海关关员面前,尤其是海关打击出口骗退税及出口申报不实影响退税“海鹰行动”中一次次现出原形。
比如,同样是脱皮花生仁,烘焙或者蒸煮与否就存在15%的退税差额。2011年5月,吉林一家食品公司在大连口岸申报出口烘焙脱皮花生仁,价值22.5万美元,按照其申报的商品税号,可得到国家15%的出口退税。海关在风险分析中发现,该公司有申报不实嫌疑,经仔细核对,确定其实际出口的属于去壳的未焙炒花生,无出口退税。在海关的进一步追查下,查证该公司共计伪报出口货物价值人民币3000多万元,共计影响出口退税人民币450多万元。
在“海鹰行动”中,大连海关还连续查获了涉及四家公司的“吸水纸”伪报骗税案件,案值累计达到人民币8200多万元,涉及影响出口退税人民币915万元。“这些案件虽然涉及不同企业,但却有着共同特点,”大连海关经办关员刘景美介绍,“按照国家规定,幅宽大于610mm的吸水纸可享有13%的出口退税,涉案的企业出口的吸水纸多种多样,但却都申报为610mm以上,涉嫌骗取退税。”
此外,还有不法企业将低退税的货物伪报成高退税的货物,采用更加隐蔽和难以判别的方式骗取国家利益。比如,大连旅顺一家公司,实际出口商品为“化学塑料发光棒”,有5%的出口退税,但该公司却笼统地将商品申报为“娱乐用品”,退税率为13%,企图从中获得8%的不法利益。
据大连海关统计,海鹰行动以来,该关共计办理38起出口申报不实影响退税类案件,案值人民币27000余万元,涉及出口退税额近2400万元,已办结案件27起,实现罚没收入560余万元,另有10余条该类案件线索正在经营甄别过程中。
“海鹰行动”在依法查办一批重特大案件的同时,也敦促企业守法自律诚信经营,有效地遏制了出口骗退税的势头,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出口贸易秩序,对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出口退税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全力巩固海关综合治税大格局、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效打击骗退税违法行为的同时,大连海关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教育引导,保证合法企业及时足额享受国家退税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科学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关宣/文 牛韬/图)
揭阳海关助揭阳竹笋罐头出口“开门红”奉化海关强化全流程监管助推青梅产品扩大出口昆明海关与云南省商务厅签署备忘录长沙海关服务第七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展品便捷通关烈日下监管 党员勇争先全国海关12360统一服务热线将使用统一标识太仓海关查获涉嫌侵权火花塞21.7万个海关总署举办国际海关日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