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五载,筑梦厦门。4月21日,厦门自贸片区迎来了5周岁生日。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营商环境居首位的投资热土,从海丝核心区到对台合作示范区……翻开厦门自贸片区的改革画卷,一笔一划都彰显了厦门海关人的坚守与奉献。
五年来,厦门海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推进厦门自贸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共推出自贸试验区监管制度创新成果113项,占厦门片区416项改革创新举措的27%,16项自主创新的海关监管制度被国务院、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2项创新举措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42项创新举措被省自贸办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为全国首创,分别占福建省的23.3%、厦门市的51%。
深化放管服,以提效促提质
2019年12月11日,厦门喜获“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营商环境评测第一名”。
五年来,厦门海关始终将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关检机构改革为契机,通过大力推广提前报关、全天候24小时接受申报、调整空运进口快件物流模式、优化进口集拼货物拆箱流程等方式不断优化整体通关流程。启用海运进口分拨电子审批、研发海关业务预约平台,实现海关查验、保税常规核查盘点等业务的网上自助预约功能;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全流程“一单多报”,实现船舶一次性、无纸化申报,开发整体通关时间监控系统,对福建进出口报关单整体通关时间进行全面监控,持续不断查找大通关流程中的问题和堵点,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
联动地方,以平台促发展
自贸区成立之后,厦门海关积极配合地方打造一系列重点产业平台,促进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随着航空维修、集成电路、跨境电商、燕窝加工、整车进口、艺术品保税展示等地方重点产业平台一个个建立,外来资本、先进技术逐步引入,完备产业链体系也在慢慢形成,美好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然而新平台建立必然会遇到前所未见的问题,从事飞机维修的霍尼韦尔公司就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区内区外一墙之隔,保税非保的维修料件进出不便,手续繁杂,甚至成本比运至香港维修还高。如何用好用足自贸区政策,帮助地方重点产业发展,就成为摆在海关人面前的一大课题。说干就干,厦门海关首创推出“区域外发保税维修”业务模式,对航空维修企业承接的综保区等区域内企业的外发维修货物实施保税监管。据霍尼韦尔测算,采用“区域外发保税维修”业务模式承接区域外发维修业务较以往的非保税方式,每年可节省大量的关税成本和担保金占用,既帮助企业解决了业务难题,又争取到了新客户,使业务回流国内。随着该关一系列个性化监管制度的实施,太古、新科宇航、霍尼韦尔、中航秦岭等十余家航维业界赫赫有名的公司汇聚厦门,厦门岛东北部已被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便利企业,以服务获赞誉
在厦门海关“关数e”平台发布会当天,格兰阁(厦门)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成为了平台首个企业用户并成功申请到了银行授信额度。作为一家主要从事酒类进出口业务的中小型企业,为应对年末岁初的销售高峰,需提前储备大量货物。但时值年底,各大银行银根紧缩,传统资产抵押方式申请贷款的难度较大且周期长,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却要遭遇融资难的困境。
在了解到厦门海关创新推出“关数e”平台后,企业第一时间参与了平台体验。凭借企业在海关数据库中留存的良好历史通关记录,格兰阁成功获得了“关数e”平台合作银行免抵押、免担保的授信额度,及时缓解了企业正面临的资金压力问题。
五年来,厦门海关坚持科技创新,率先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数e”应用平台、原产地申领一体化平台、海关公正电子送达系统等一系列创新项目,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企业在线上即可办理诸多业务。这些措施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行政成本,扎扎实实让企业享受到便利。
(唐潇/文)
厦门海关揭开“蒙面”商标的真面目只为杭城进口海鲜更“新鲜”42批纯血赛马在上海交付黄埔海关六岗位同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州海关将加快联网管理深圳海关海上查获走私5000余片海龟壳案宁波海关查获走私文物民国雕刻五斗桌广州海关在进境快件渠道连续查获不合格隐形眼镜逾2200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