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装载着8.3万吨铁矿石的货轮靠泊锦州港散杂货码头,海关关员随即开展检测放射性、水尺计重、扦取样品等作业流程。这是海关总署“先放后检”新模式实施后,沈阳关区第5船申报进境的进口铁矿石。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沈阳海关积极响应口岸“提效降费”要求,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先放后检”新举措,对部分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推行“先验放后检测”监管新模式,促进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快速验放。
传统的进口铁矿检验检疫工作包括“现场检验检疫”“实验室检测”“综合评定及签发证书”三个环节,获取检测结果后放行货物。“先放后检”新模式则是在进口铁矿完成现场检验检疫工作并符合要求后,即可提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然后再实施实验室检测、综合评定及签发证书。
“先放后检”新举措施行以来,沈阳海关累计检验进口铁矿5批次、共计36.6万吨,锰矿5批次、共计2.0万吨,铅矿7批次、共计1.1万吨,锌矿8批次、共计2.8万吨。新措施与传统监管模式相比,进口企业可提前6-13天提货,大幅缩短了企业提货时间。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船期与港口作业时间提前预定装卸和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通关时效。
通关时间的压缩,对生产企业来讲就是“成本的压缩”。资金链流转的提速,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以投入到技术设备的升级、生产工艺的完善、产能的扩大和市场的拓展。对于港口而言,“先放后检”的实施加快了港区堆场的货物周转能力,加大了码头的整体运营能力。
高栏海关妥善处置入境船员发热病例新的赶考路上 做奋斗的海关人杭州海关重拳出击 斩断走私象牙黑手河北省首批出口企业通过RCEP“经核准出口商”资格认定出口通关缩短到11分钟进口坚果清关的一般贸易流程是怎样的黄岛海关查获禁止进口旧衣物300公斤手风琴邮包里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