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一声声汽笛声在港湾回荡,一船满载氯化钾的货轮办结通关手续,巨大抓斗深入船舱,一辆辆倒运车排成长龙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车上的货物将被运往吉林加工成化肥用于明年的春耕。
这是营口港推广的“门到门”服务的一个缩影,通过提供高效的多样化服务,为企业生产作业保驾护航。
十年来,随着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营口港积极开展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口岸对外开放持续深入。依托港口区位优势,港口企业紧紧把握政策机遇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进一步畅通国际经贸往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一船船货物从这里抵港,迅速运往东北各地;一箱箱、一船船的商品由此装卸,运往全球。十年来,港口外贸货运量由2012年的4768万吨增至2021年的7600万吨,增长近六成,稳扎稳打夯实国际物流枢纽地位。
十年来,为支持营口港发展,完善海关监管场所建设,鲅鱼圈海关深入码头一线调研,统筹港口建设、泊位功能和码头装卸能力,为港口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助力港口外贸业务通关更高效。
“海关坚持靠前服务,指导我们提前做好泊位开放验收、海关监管场所布局等工作,为港口布局发展注入稳定剂,我们积极按照海关的建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既避免了重复建设,港口物流布局也更加合理。”辽港集团生产业务部高级经理张腾松说。
2017年4月,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挂牌成立,鲅鱼圈海关结合口岸工作实际,积极创新监管,先后推出“互联网+智能化水尺计重系统”“互联网+船舶吨税系统”等监管系统,进口货物监管流程简化,港口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9年9月,在海关的助力下,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标志着营口港物流大通道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历程,物流与产业的双向发展为区域外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营口海蜇”“大红袍李子”“辽南苹果”“盘锦河蟹”等一批国家级特色产品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随着营口港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鞍钢集团、康辉石化、中粮糖业、益海嘉里纷纷依港投资建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集金属冶炼、装备制造、化工原材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多元化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营口新北方制糖有限公司是港口一家食糖加工生产企业,年产量达30万吨。“海关指导我们建设自用型保税仓库,分批缴纳进口关税,探索新的税收担保方式,灵活选择最适合的通关方案,不仅解决了资金压力,通关效率也因此大大提升。”营口新北方制糖有限公司刘振宇说。
“我们是辖区首家获评aeo高级认证企业,今年以来,面临严峻的外贸形势,海关为我们量身打造出口货物监管计划,并通过优化属地查验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出口通关效率。今年以来公司的出口总额达1.7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志宏说。
依港而兴,聚港而荣。鲅鱼圈海关持续发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的职能作用,助力港口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枢纽通道,营口港逐渐由鱼米之乡的区域型港口成长为深度参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大枢纽。一条条巨轮在此靠泊装卸,一单单贸易由此成交启航,关港共同合作,用十年的拼搏逐渐走出一条立足港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东北振兴的发展之路。(杨哲、李显霖/文)
海关加班忙 春节通关畅高效监管保通关——保税艺术品首次“搭乘”中欧班列“整柜”进入沈阳综合保税区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今年1月山东口岸享惠RCEP进口税款减让增长超3倍打造统一平台 构筑互联通道 东北地区海关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以先进文化推动深圳海关队伍建设(转载)首票“渝深快线”货物顺利出口南京海关助力澳洲车厘子投放春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