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18时,拖船“先行703”号拖曳着完成维修的香港籍船舶“长盛309”号经中山港航运码头缓缓驶出,这是中山市新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今年完成的第4单境外船舶维修业务。
“‘长盛309’号船舶是一艘用于运送水泥、石块等材料的工程船,返回香港后将服务机场、大屿山等项目建设,说起能接到境外维修订单,保障公司业务拓展,还要感谢中山港海关的支持。”公司汪经理说。
中山拥有优质的海岸线,适合船台及码头建设,有新成、迅成、宏鸿等多家从事境内外船舶维修业务的船厂,年初受国内疫情影响,很多原有订单流失,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修船企业急需开展更多境外业务维持经营。但拖船船员入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成了修船企业复工后的顾虑。
针对企业难点,中山港海关精准施策,发挥联防联控联动机制作用,联合中山市相关部门、口岸联检部门就协同强化疫情防控、支持进境船舶维修企业复工复产等进行沟通交流,开展实地调研,联合制定专项监管方案,当待维修船舶抵达海关监管区码头泊位,现场海关关员立即实施登临检疫,联合地方医院对拖船全体船员开展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咽拭子采样核酸检测,监督有检验检疫资质的公司对待维修船舶实施消毒。口岸检疫工作完成,维修船舶抵达修理码头后,由地方相关部门对拖船船员进行后续隔离等闭环管理。据海关统计,4月、5月中山修船企业境外订单环比持续增长,5月中山港海关共监管进境维修船舶19艘,超第一季度之和。
(施宽/文)
连云港海关助力国产车辆“乘船出海”出入境植物检验检疫知识问答(二)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到“家门口”来广州海关助推空港海港联动发展台湾面粉搅拌机东莞虎门港进口清关案例“渝新欧”首趟汽车整车进口班列抵渝揭阳海关优化服务外贸进出口当木质包装遇上梅雨季 海关为木包企业“遮风挡雨”保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