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一份评估报告新鲜出炉,这是一份关于广州海关“线上海关”改革项目——“互联网+易通关”改革在佛山市复制推广一年以来成效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超过99%的调研企业认为改革降低了通关成本、提升了通关效率、优化了通关环境。
2015年12月,佛山市政府联合广州海关,复制推广在广东南沙自贸试验区启动的“互联网+易通关”改革,佛山市成为全国首个率先全面复制此项改革的地级市,此项改革目前已由最初的4项措施拓展到了16项,覆盖货物通关主要环节、加工贸易、邮递物品等,改革的目的是建设“线上海关”,使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轻松办理海关主要业务。2016年12月,改革实施一年,佛山市商务局委托中山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改革成效展开了为期四十天的调研评估。评估组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外贸企业、口岸管理部门等单位开展调研,了解改革惠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的反馈意见,总结改革成效特色,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评估显示,企业对改革的几项措施均给予积极评价。自助报关、自助缴税、加工贸易、辅助报关四项的好评度均达到94%左右。企业的评价意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降低通关成本”,超过99%的企业认为改革对降低企业成本作用显著,其次是“提高通关效率”和“通关业务办理便利化”,好评度在92%以上。
企业在调研中表示,改革令通关便利程度大为改善,如今可随时随地向海关办理通关申报、查验、网上缴税等海关手续,大大减少跑海关、银行办事次数,节省大量通关成本。评估显示,企业因此项改革受惠的报关单综合平均通关成本,2016年每票通关费用同比2015年下降了59.6元。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相关报关负责人表示:“ ‘易平台’好用,既能多台设备同时使用,还能随时随地进行报关,一年下来它为我们公司节省人力、物力成本、qp系统安装维护费用以及数据传输费用约80万元。”
通关效率也显著提高。评估显示,佛山海关进口平均通关时间由改革前的19.7小时缩短为改革后的15.7小时,进口通关效率同比提升20%;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由改革前的0.6小时缩短为0.5小时,出口通关效率提升8.3%。
服务企业 阳光执法 口岸通关更人性化
通过此项改革,海关创新监管体制,优化口岸管理模式。依托“互联网+”力量实现海关简政放权创新制度、职能转变走向纵深,实现了从“方便监管”到“服务企业”的改革重心转移。通关环节“零限制”、“零跑动”、“零耗时”,改革红利直接惠及企业。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大部分进出口货物可实现“零成本”快速自助通关,提升海关的监管效能。
同时,改革实现了责任可追溯、效率受监督、执法全公开的海关“新常态”。依托海关“易平台”,企业办理报关、查验、缴税等通关业务基本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和无纸化,海关全程作业记录、通关信息的实时状态均可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查询和监督。而且,线上执法互动减少了报关人员往返企业和口岸的跑动,避免了企业人员与海关人员的直接接触,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机会,促进阳光执法。
“线上海关”改革也推动海关等口岸联检部门进一步优化数据基础,加快数据标准化、行业化的建设步伐,为推动口岸“三互”、建设佛山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口岸“大通关”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搭建了关企沟通、联通、互通的桥梁,使海关管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聚焦佛山制造 提升企业竞争力 助力外贸稳增长
参与改革的调研企业认为,“线上海关”改革为佛山市进出口贸易营造了更好的氛围,提升了佛山地区的外贸竞争力,为促进佛山外贸稳增长创造了条件。
由于“线上海关”改革降低报关门槛、实现企业自助免费报关,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节省成本考虑,倾向于选择自理报关。2016年佛山地区约有六成外贸企业选择通过委托报关公司进行报关,同比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对代理报关服务行业来说,改革也倒逼其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吸引客户,从而对佛山地区代理报关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新机遇。
佛山作为重要制造业城市,正在充分利用佛山口岸毗邻国际港口的地理优势,主动对接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引进“线上海关”改革,有助于佛山市吸收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经验,通过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提升国际化对接能力、完善自身配套服务,在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为广大进出口企业营造宽松、便利的外贸环境,提升“佛山制造”的市场影响力,为佛山创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汉中海关助力陕南特色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深圳海关查获煤气罐内藏345部手机昆明海关捣毁2个大米走私团伙 案值超3亿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网购保税模式正式启动运行上海海关优化转关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转载)海关红色档案故事:百年老港见证红色历史海关助力广东湛江首批一乙醇胺出口海关“流动窗口”加速先进农机设备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