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新霞修船有限公司,仍是一派繁忙的工业生产景象。各类物料、设备吊运上船,工人们在高耸的脚手架上忙碌,焊弧点点,钢花四溅,一艘外籍轮船正在接受升级改造。
“从2020年到2022年,我们公司在疫情形势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经理祝庆伟介绍,近两年来,公司以技术实力、履约能力赢得了国际市场份额,仅2021年修理、维护的国外大型滚装船就达20余艘。
背靠国家一类开放港口龙眼港的西霞口船厂是一家修造船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于2019年被迫停产。在船舶维修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发展港口经济、增加工人收入,政府牵头引进了相关企业集团,重新盘活资产。2020年3月,新成立的荣成新霞修船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疫情发生后,很多国际航行船舶选择荣成的修造船企业升级改造环保设备。准备大展拳脚的管理层却发现公司原有的4个舾装泊位受长度和水深限制,无法停靠大型船舶。而2015年就竣工验收的东港区1号泊位,虽然是10万吨级舾装码头,但并未获得对外开放资格。
“大型船舶的修船订单都是大单,流失一个就是几百上千万。”祝庆伟说,开放泊位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企业望眼欲穿。
得知此事的荣成海关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派员到企业实地踏勘,对如何规划泊位、如何申请开放以及需要配备那些设施,一一现场指导。
“在海关指导下,我们完善了视频监控、电子卡口、物理围网等查验配套设施,满足了相关要求和资质。” 祝庆伟介绍,在口岸、海事等多部门快速联动配合下,龙眼东港区1号舾装泊位临时开放了两次,并于去年11月通过对外启用验收。
正式开放后,在海关监管下,前来维修的10万吨级外籍轮船可靠泊龙眼东港区1号舾装泊位,并可进行装卸或过驳作业,企业接大订单的底气更足了。
为了给企业保驾护航,荣成海关组织监管、法治业务骨干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法律法规、坞修船舶检疫规程、船舶修理废钢处置、监管场所安全生产等最新海关政策宣讲,面对面答疑解惑,把政策条文落实在企业生产现场。
在海关的帮助下,新霞修船有限公司业绩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21年完成100余艘船舶的维修业务,订单量同比翻番增长,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和韩国、日本、新加坡、希腊的多家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22年承修船舶有望突破120艘,节后初五,首艘希腊轮船就要进厂修理。”面对未来,祝庆伟踌躇满志。(段纯明、刘佳/文)
深圳海关在三口岸试运行“海关e通道”2022年增城西站中欧班列开行达100列海关志愿者传递志愿“正能量”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开启智慧监管“加速度”广州海关查获11360件涉嫌侵权汽车配件景俊海出席西安海关工作会议(转载)深圳海关查获疑似鹦鹉螺化石、玳瑁等濒危动植物制品267件宁波海关助力首批大宗商品“两步申报”+“区块链”试点货物通关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