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海事联合查发230余吨瞒报高危危险品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87
9月15日,大连海关与大连海事局联合查发一起危险品瞒报案件,涉案高危危险品货物次氯酸钙230余吨,这是大连口岸查获的最大一起危险品瞒报案件。
大连海关隶属大窑湾海关风险部门在研判中发现,一批申报品名为次氯酸钙的出口货物怀疑为危险品,于是第一时间下达布控指令,并与海事部门取得联系,依照大连口岸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的“三互”合作框架,双方启动联合查验机制。
经双方现场联合查验发现,这批货物为可疑危险品,经鉴定,确定为危险品次氯酸钙。在检查中发现这批货物未按相关规定进行危险品申报,集装箱外部和产品外包装上未张贴危险品标志标识,同时也未按危险品要求进行储存运输。若该货物以普通货物的方式装船,将会对港区作业及船舶航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随后双方启动应急预案,这批高危货物被运至具有专业堆存条件和防护措施的场地,安全隐患被迅速排除。
据了解,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属易燃易爆类化学物质,和有机物或者氨化合物接触会引发燃烧,高温下容易放热分解,容易引起火灾爆炸。
“大连海关前期通过‘三互平台’多渠道搜集信息,针对口岸危险性较大的重点敏感商品与海事部门建立风险联合研判机制,目前已连续查获多起危险品伪瞒报案件,‘三互’效能逐步显现,下一步海关将会扩大商品风险分析研判范围,坚决打击危险品瞒报情事,切实维护口岸安全。”大窑湾海关风险处置科副科长张志薇表示。
目前,该批货物已交由海事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李进/文)


2014北京国际汽车展拉开帷幕
快速通关保春耕不误农时
舟山海关无害化销毁近11万件侵权货物
巾帼心向党 一齐听“她”说
长沙至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首发
重庆海关获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转载)
杭州海关查获几十串濒危紫檀珠串
海关为小微企业出口“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