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龙头 一手扶中小 海关多管齐下力促浙江民企“危中寻机”

发布时间:2024-04-25 点击:64
走进位于浙江温州永嘉的我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之一——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虽然还没到生产旺季,车间里却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公司这些年着力于转型升级走高端制造的路子。去年外贸形势吃紧,我们凭借着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尤其是12月份出口额达到455万美元,比11月份增长了17%。这份成绩的背后,凝结了包括海关在内的政府部门的汗水。”谈起公司2012年的业绩,公司集团副总裁王进权深有感触。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在过去的一年里,发出类似感慨的浙江民营企业家,远不止王进权一位。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杭州海关将服务好民营企业摆在了突出位置。一手抓“龙头企业”,推出了以“信息互通、关企互动、共同提高”为核心的“对口协调帮扶套餐”,“一对一”配备专职关企联络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一手抓中小民企,推出一系列贸易便利化举措,提高通关效率,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成民营企业“危中寻机”。
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奥康鞋业”,在2012年更加强调成本控制,如何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原材料又快又省地运到生产车间,成了摆在“奥康”面前的一大难题。得知“奥康鞋业”的这一需求,杭州海关给出了“区域通关+保税仓库”的进口方案。按照这套方案,进口原材料一到上海机场,“奥康”就可以就近在温州申报进口,大批牛皮革先运到公司附近的保税仓库内,再根据公司实际订单生产情况从保税仓库内提取原材料组织生产。“现在我们的原材料可以即取即用,真正实现‘零库存’。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就能节省上百万元仓储成本。”公司经理李海军说。据统计,2012年“奥康”营业额达到3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个性化鲜明、针对性强的服务举措很好地适应了浙江民营龙头企业的发展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浙江省478家年进出口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民营龙头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额565.4亿美元,贡献了2012年浙江民营外贸总额的31.5%。
浙江民营外贸的另一特点是中小企业众多。在扶持民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杭州海关不忘为“寒冬”中的中小民营企业“送去温暖”——组建“专项帮扶队”进村入企,一方面宣传海关政策,一方面倾听中小微企业的“心声”,为企业排忧解难。
浙江普泰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无缝钢管的中小民营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隧道内起支撑作用。因为产品质量过硬,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再次见到“海关专项帮扶队”的队员,公司总经理汤卓云十分高兴:“多亏了你们出的好主意呀,解决了公司的一大难题。往后,你们可要多来走走,多给我们提建议。”
汤卓云口中的“好主意”源于几个月前“海关专项帮扶队”的一次走访。在那次走访中,杭州海关隶属嘉兴海关关员施瑛发现,因为对商品归类缺乏了解,出口的“拳头产品”——钢管配膨胀头,企业竟然一直是拆分成“无缝钢管”和“铁制膨胀头”两部分分别运输和申报出口的,货物出境后再派公司驻外机构的技术人员前往组装。留了心的施瑛一回到关里立马找归类方面的专家沟通。最终,施瑛帮企业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无缝钢管”和“铁制膨胀头”旋紧固定后一起运输出口,同时因两部分货物材质、特性迥异,允许按不同商品分别申报。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把“普泰克”和欧洲市场更紧地“绑”到了一起。“现在,我们在国内就能完成全套商品的组装,然后直接出口。我们节省了资金,国外客户也更加满意。”2012年主打欧洲市场的“普泰克”在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产值8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施瑛所在的“专项帮扶队”仅仅是杭州海关组建的诸多“帮扶队伍”中的一支。2012年,杭州海关“专项帮扶队”为包括“普泰克”在内的500余家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
“2012年,浙江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作为进出境管理部门,海关要努力提高通关效率,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杭州海关关长王松说。
海关与外贸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浙江民营经济在年末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据统计,2012年浙江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793.8亿美元,同比增长5.6%,比全省进出口平均增速快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08.8亿美元,同比增长8.5%。(俞晶、王永杰、蔡村/文)


海关助力“多肉”种苗落户金华
南京海关:用好减免税政策 助民营企业轻装前行
广州空运进料加工贸易报关注意事项概述
烟台海关助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实现出口商品“卖全球”
传统产业借助RCEP东风“加速”出海
危险品出运操作流程(一)
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实现进出口业务全覆盖
青岛海关开展首票加工贸易边角废料内销网上公开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