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NO.1海关税单亮相“苏州档案日”(转载)

发布时间:2024-05-05 点击:65
据《苏州日报》报道一张近百年前的海关税单“引”出一段苏州电力丝织业发展史话。6日,在第三个“苏州档案日”活动现场,由民间捐赠人捐赠的丝织品、税单、代表证等珍贵实物档案让在场所有人“触摸”到了被尘封的历史。苏州市领导王少东、朱玉文出席活动。
在6日“苏州档案日”活动现场,一批民间捐赠人将自己珍藏的实物或文字档案捐赠给了苏州市档案部门,丰富苏州的档案藏品。在这批捐赠档案中,几件见证了苏州丝织业发展的实物珍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张海关税单,是在我奶奶留下来的镜框后面发现的。”谢珏贤指着一张写着英文的纸质印刷品这样告诉记者。谢珏贤是原苏经丝织厂创始人之一谢守祥的孙女,这张海关税单正是当时苏经丝织厂产品出口到海外的最好见证。
谢珏贤告诉记者,税单上鱼和太阳图案是当时苏经丝织厂出口时使用的商标图案,图案下方的“sunfish”就是产品的品牌。而税单上的no.1字样则说明这是苏经丝织厂拿到的第一张产品出口的海关税单,其珍贵性非比寻常。谢珏贤说虽然不知道这张海关税单开据的具体年份,但根据家人的回忆和判断,大致应该在1917年至1925年之间,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不过这张海关税单的珍贵意义并不止于此。6日的另一位档案捐赠者、原丝绸工业局办公室主任商大民告诉记者,正是在1917年,苏经丝织厂开始使用电力和机器进行丝绸纺织,成为苏城第一家电力纺织厂,开启了苏州电力丝织的历史。而从时间上判断,这张海关税单上的出口产品很可能就是苏州生产的电力丝织品。
据介绍,自2009年苏州将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设立为档案日以来,到今年已是第三个“苏州档案日”。今年的档案日特别突出弘扬档案文化、贴近公共生活的主题,除了接受一批民间捐赠人捐赠的档案外,档案部门在活动现场还向市民免费发放了《苏州档案珍藏集萃系列明信片》、《苏州档案》杂志等礼品和资料,在现场引发热潮,领取礼品和资料的市民排起了长龙。
6日的活动上还举行了《苏州年鉴》(2011版)和《苏州档案珍藏集萃系列明信片》的首发仪式,并为全市优秀档案编研成果颁奖。


首饰进口报关代理
南京海关做起“加减法”
让“阳光”照进“星星的夜晚”
出口活章鱼提速“争鲜”
口岸卫生控制(二)
海关改单操作的注意事项(三)
2022年梅山口岸民族品牌汽车出口喜迎“开门红”
开好局起好步 “大湾区组合港”再添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