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间搭桥梁 区域通关助经济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07 点击:68
在近期公布的《2009-2010年度福建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调查报告》中,三明市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和软硬环境满意度在福建省9个设区市和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中均名列榜首。三明市口岸办主任李广建深有体会地说:“三明市投资环境的大幅改善,得益于三明海关与口岸海关的紧密协作!”
三明市,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是海西腹地的一座老工业重镇,相对封闭的地缘特点不仅影响外资“落地”,也成为三明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厦门海沧港,地处厦门市海沧区,是一座“浪小泊深码头大”的天然良港,规划建设3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1.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箱。
一个受制地理区位,亟需打破瓶颈、物畅其流,一个拥有天然良港,亟需扩大辐射、吸引物流。让山海对接,携手共同打破桎梏,成为两地对外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
2006年,福州海关隶属三明海关与厦门海关隶属驻海沧办事处签订了区域通关mou,率先迈出了山海合作的第一步。2007年6月,福州海关首票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海运出口货物仅用了十余分钟就顺利办结通关手续,实现了三明地区的企业“足不出市”办理各项海运货物进出口通关手续的梦想。自此,海沧港成为了三明市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通道,位于福建内陆的山区外贸企业驶上了通关物流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三明海关与厦门海关驻海沧办事处还积极促成了利用铁路运输网与沿海口岸对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海铁联运模式,既提高了运力,简化了报关手续,又缩短了货物滞港时间,受到了山区进出口企业的普遍好评。
进出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为三明和海沧两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明市外向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三明市进出口总值仅为5.4亿美元,今年前11个月就已实现进出口值10.2亿美元,是2005年全年总值的近2倍,创历史新高。海沧港的吞吐量和辐射面进一步增强,国际5大航运公司中已有4家在海沧港开辟了国际航线,现已开辟国际航线30余条。(吴锋、王宇)


上海海关深化沪浙港口联动 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石家庄海关提质增效 更大力度支持河北对外开放
厦门海关查获11万支电子烟弹
金陵海关查获7枚蝴蝶标本
黄胜强出席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上线运行仪式
进口货物目的地检验检疫怎么填写_报关要求
海关助广澳港区“智慧发展”
义乌海关查获一批象牙轴头